耳濡目染的家風
家庭是社會的細胞,家風是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傳承的重要形式,蘊含著豐富的道德素質(zhì)教育和價值觀培育內(nèi)容。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,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物貿(mào)公司開展傳承好家風宣傳活動,在全公司營造家風好、民風純、黨風正、政風清的良好氛圍。
家風如一杯酒,清香甘冽;家風如一壺茶,醇厚芬芳;家風如一朵花,馨香撲鼻;家風如一張畫,連城之璧。在嚴謹家風的教誨下,我并沒有止步不前。父親時常教導我,古有仁智禮義信,今有勤孝謙和思,聚業(yè)興家要嚴謹,日常生活要謹慎;本分做人,不為富動,盡職敬事,慎行慎獨。這就是父親給我一生受用不盡的家風傳承。
在我家的書房里,有一個做工精致、古色古香的小木箱,里面不是裝著貴重的物品,而是幾疊無償獻血證,這是多年來,全家人義務(wù)獻血的愛心見證。父親年輕時,因為一次意外受傷,失血過多,但醫(yī)院的血庫不足,母親急得快哭了。正在這時,一名病人家屬得知后,主動獻血,才挽救了父親的生命。從那天起,父親便決定,每年定期去義務(wù)獻血,把愛傳遞下去。
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,我從小就對義務(wù)獻血充滿了憧憬。大一下學期的五四青年節(jié),我便意氣風發(fā)地去獻血。獻完血后,我收獲了生命中的第一張無償獻血證,激動不已。19歲生日那天,我還驚喜地收到了血液中心寄來的精美卡片:我們以生命的名義,感謝您的奉獻。那一刻,我由衷地感到了奉獻的光榮。
現(xiàn)在,全家人依舊堅守著愛的約定,每年的生日、國慶節(jié)或工作取得了成績等,都要去獻血來激勵自己。我也會以身作則,把小木箱的秘密傳承下去。這件普普通通的家族寶藏,不僅承載著祖祖輩輩一脈相承的家風家訓,更在經(jīng)歷了歲月的洗禮后,成為留給后世子孫的一份價值連城的傳家寶。
家風是一個家族融化在血液中的氣質(zhì),是每個家族成員力量的源泉,是沉淀在每個家人骨髓里的品格,是風范,是格調(diào)。注重家風建設(shè)是我國歷史上眾多仁人賢士的立家之本。歷史上的孟母三遷、岳母刺字等家風故事,穿越歷史,至今不朽。
我家的家風里有一個故事,其中有些是我記得真切的,有些是聽父親母親后來說的。這些事看似稀松平常,卻影響我至深,浸潤我一言一行。百善孝為先,《三字經(jīng)》里黃香溫席的故事,父母不知給我講了多少遍,百善孝為先是小時候父母經(jīng)常給我上的課,也是我家的傳承。
講起孝道,父親經(jīng)常拿奶奶給我做教材。我的奶奶快70歲時中風癱瘓了,那時候家里負擔重,又缺少勞動力,大家都要下地干活掙工分。父親當然也不例外,白天他跟著大家一起下地干活,休息的時候就跑回家照顧奶奶,給她喂飯。晚上還要去奶奶房里看她好幾遍,渴了給她喂水,不舒服時給她撓一撓、按一按。奶奶大小便失禁,也是父親一直給她擦洗身子,更換衣物。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,但父親盡心伺候奶奶好多年,直到她去世。那幾年里我從沒聽過他一句抱怨。父親讀書不多,身上體現(xiàn)出來的卻是大孝。
自古道:家國無小事,不學禮,無以立。家風是中華文化的縮影,是中華文化得以傳承的接力棒。好的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(wěn)定的道德規(guī)范、傳統(tǒng)習慣、為人之道、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,并能引導個人積極向上的一股無形的道德力量。家風就是春雨,隨風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,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家族成員的氣質(zhì)情操與理想志向。(蔡川)